左起
: 林惟明、林志强、何国成、廖永辉、何书茂、区日仔 双狮团简介
1922年 我会初次由中国引进南洋一带,演出属河北沧州型双狮舞,战前我会首次在大世界公开表演,此对北狮由北京制作,后在日本侵战乱中遗失。 1945年 魏元峰老师从上海洽购北方双狮一对,但狮身笨重,舞动时显得呆板、僵硬泥滞,狮头用洋灰泥作底成形,外敷裹厚纱布、糊贴锦纸,上中国漆,狮身用粗苧麻编制,染成七彩,重量达四十余斤(狮头狮身)嫌有些俗气,应用数次感觉无法施展舞狮技艺,遂放弃不用,赠于我国高等学府(南洋大学)作为历史陈列品。 1947年 本会双狮团正式成立(北狮)
双狮团传承简表1934年 :魏元峰 1924年受上海中央精武总会派遣到南洋(星、马各地)授艺。 1940年 :方又昌 : 负责精武十套基本拳教习,并扎作改进北狮款型。 1947年 :双狮团正式成立(打南鼓、舞北狮)。 1953年
:何顺 : 负责教习南狮,1960年到森精武教习,1968年始返回新会。
1954年
:郑伟霖(又名鸡佬):负责教习南狮;本会双狮团从新改组。 1960年
:刘福山:负责教习京剧、北狮(完整配京鼓、华乐舞北狮)。
谢胜仁
:1951年入会,除向本会老师学习外,除向本会老师学习外,曾随中、港、台多位名师学艺。 林惟明 擅长狮艺,有数百场演出经验。 关润昌、黄昌发,林先坤、陈清发、林水源、关兆亨、潘广基、林之强、杨昌尚、何国成、廖永辉、张基祥、马福汉、吴键光、何书茂、曹广耀、高卓洪
60至80年代,经本会训练舞狮人才,包括学校、军队,后备军协会、警卫队、文化团体等,不下卅余批,学后身怀技艺,各奔前程发展。
|